安徽省蕪湖市創新智慧監管打擊投標人、招標代理公司圍標串標行為,凈化交易環境。
安徽省蕪湖市通過新技術、新機制相結合,以大數據分析為技術主線,構建“蕪瑕·串通投標犯罪研判模型”,實現對圍標串標行為的智慧化監管,并通過建立分級分類、部門協同機制和制度體系,“靶向”打擊圍標串標行為,有效凈化本地區公共資源交易環境。
?。ㄒ唬┲饕龇?。
一是高位推動,協同作戰,形成高效的打擊圍標串標體制機制。蕪湖市成立打擊串通投標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形成部門間既按職能分工又緊密協作配合的有效機制。市及縣區按照行政區域,各行政監督部門按職能權限,負責相關案件的辦理。公安部門負責達到刑事案件立案條件項目的查辦,其它項目由住建、交通、水利等行政監督部門分類開展調查處理。
二是夯實基礎,數據引領,全行業全流程推進電子化公共資源交易。豐富有效的數據積累是大數據分析的基礎。2014年,蕪湖市初步實現房建市政類項目的全流程電子化交易。2018年,完成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交易、監管的三平臺分離。2019年,制定公路、水利類項目系統數據格式轉換標準,實現包括公路、水利類項目在內的全行業、全流程電子化。
三是加強研究,科學建模,構建務實高效的圍標串標大數據技術分析模型。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蕪瑕·串通投標犯罪研判模型”。模型以大數據分析為“1”條技術主線,構建分析預警模型、類罪分析模型“2”大核心模型,通過蕪湖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市大數據交換平臺、公安部內部大數據平臺“3”個平臺的數據交互分析,高效、精準鎖定圍標串標違法行為和違法主體,匯總并形成圍標串標線索分析報告,對疑似有圍串標行為的項目進行預警,實現對圍標串標行為監管的智慧化。
?。ǘ┲饕尚?。
一是系統科學、研判精準。通過研究有關圍串標的法律法規條款,借鑒省內外先進經驗和做法,結合多年工作實際,構建“蕪瑕·串通投標犯罪研判模型”,實現圍串標行為監管智慧化。
二是分級分類、部門協同。建立高效打擊串通投標專項治理工作機制,出臺長效協同工作方案,緊盯預警分析、線索移送、分析研判、調查處理、結果反饋等重要環節,明確責任分工,形成工作合理。同時,明確工作紀律,對涉嫌違紀的,移送有關紀檢監察機構,涉嫌違法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三是有力有效、打擊犯罪。對2016年以來全市范圍內6848項公開招標采購項目開展集中篩查,包括房建市政類項目406項、水利類項目155項、交通類項目174項、政府采購項目6113項。篩查出風險指數高于60分的圍串標預警線索共計557項,其中風險指數高于80分的圍串標預警線索17項。截至2019年底,市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41起串通投標案件,采取強制措施104人,移送檢察機關公訴20起,起訴犯罪嫌疑人6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