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推進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運行
為更好實現專家資源共享、提高評標質量和交易監管效率,寧夏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多措并舉,保障遠程異地評標活動的科學、規范、有序開展,推動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運行。主要舉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完善制度規范,保障工作任務落實。2020年以來,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先后制定印發了《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遠程異地評標場所及設備設施標準(試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工程建設項目交易電子化遠程異地評標操作規程(試行)》和《自治區工程建設項目遠程異地評標管理辦法(試行)》,為全區遠程異地評標提供了制度支撐,保證各項工作見到實效,落到實處。
二是實現區內跨區域多地聯動,推動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在原有“點對點”異地評標模式的基礎上積極創新,推出跨區域多地聯動評標模式。將異地評標區域由“兩地”升級擴充至“多地”,在開標前1小時隨機抽取項目評標的副場信息,進一步增強了異地評標區域的隨機性和評標專家的不確定性,有效避免專家評標形成非法利益鏈,確保了評標規范透明、公平公正。
三是探索跨省遠程異地評標,拓展專家共享范圍。今年5月自治區與福建省簽署《閩寧協作第25次聯席會議——省際遠程異地評標協作<協議>》,建立兩?。▍^)公共資源交易協作機制。2021年7月22日正式啟動閩寧兩?。▍^)工程建設項目遠程異地評標系統,進一步推動兩?。▍^)遠程異地評標協作發展。
自治區遠程異地評標實現了招標人、投標人與評標專家區域隔離,通過異地抽取專家參加評審,加大了信息保密力度,減少了評標環節中人為、人情因素的干擾,破解了“熟面孔”“老關系”“評標常委”“圍標串標”等招標采購疑難問題,實現了專家資源共享,有效解決了專家資源嚴重不足問題,有利于提升項目評審質量。同時,遠程異地評標實現了網上發布招標文件、遞交投標文件、開標評標、結果公布,具備評審過程音視頻同步傳輸功能,提高了評標質量,提升了評標效率,大幅度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截止2021年9月9日,自治區全區共計開展502個工程類遠程異地評標標段,全區遠程異地評標已步入的常態化運行階段,實現了營商環境與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服務水平的雙提升。來源:國家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