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持續開展招投標領域系統治理,截至目前,查處違紀違法人員309人,追繳違紀違法款3億元,同步出臺9項制度堵塞漏洞。治理成績來之不易,得益于突破了許多難題。
招投標領域亂象治理越深入,工作推進阻力就越大,地方黨委政府重視程度至關重要。遂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比如將招投標治理成效納入市委重大決策部署項目清單,建立完善招投標領域問題線索移送、疑難重大問題會商等機制,推動了招投標領域黨的領導全覆蓋。
系統治理量大面廣,不僅治理主體多元,利益主體也多元,常常面臨辦案進度不平衡、證據標準不一致等問題。此時,堅持紀檢監察機關牽頭抓總,統籌協調,既嚴肅查處公職人員違紀違法問題,又積極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具體困難。比如,針對查辦串通投標案件證據固定難等問題,多次組織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就證據內容和標準進行研討,形成了針對犯罪嫌疑人、圍標公司、中標企業、買標企業、招標業主等5大對象的書證和言詞證據具體標準,提高了偵查工作效率。
在系統治理中我們感到,該領域腐敗問題層出不窮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責任不清、監管不力,一方面是招標人履行主體責任不力,面對問題視而不見,甚至參與其中;另一方面是行政監督部門監督管理缺位,監督檢查走形式。我們督促責任單位建立責任清單,分別從招投標文件編制、合同履約管理、標后監督檢查、失信行為聯合懲戒等薄弱環節對責任進行明確規定。同時,推動責任單位建立了項目日常監督檢查備案制度、責任追究終身制,將每個項目的監督檢查責任落實到人,倒逼責任部門履職盡責。
系統治理不僅要鐵拳出擊、嚴肅查處,還要做實“后半篇文章”。我們堅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動行政監督(執法)部門出臺相關制度規定,對標前、標中和標后各個環節進行規范,補齊制度漏洞,補強薄弱環節,真正構建起長效機制。
近日,邵陽市紀委監委通報了5起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突出問題典型案例,對黨員干部是一次警示教育。
整治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前提是發現問題。我們全方位拓寬信訪舉報渠道,在媒體平臺公布專項整治投訴舉報電話和郵箱,與此同時,督促市公安局、市住建局等5個行政職能部門,對2017年1月1日以來未辦結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問題線索進行了大起底,目前已梳理問題線索37條。
整治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必須緊盯關鍵領域,力求工作實效。我們開展集中整治招投標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項行動,緊盯招標核準和招標文件備案工作,緊盯圍標串標、出借資質、非法轉包、違法分包等行為,緊盯招標代理公司,緊盯違規設置招投標門檻等問題,重點發力,持續整治。與此同時,建立標后監管制度,對“陪標專業戶”“標王”等特殊主體予以堅決打擊。
整治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要始終保持懲治這一手不放松,嚴查典型案件,重拳出擊、深挖徹查,形成強大震懾。去年10月以來,我們聯合公安部門,嚴肅查處了洞口縣農業農村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招投標違法犯罪案件,在查清有關違紀違法、職務犯罪問題的同時,徹查了該項目的嚴重圍標串標問題,共移送審查起訴33人,對9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問責。
深化標本兼治、系統治理,是解決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的根本途徑。為此,我們建立了項目準入制度。比如近日,市紀委監委聯合相關部門公布了16家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黑名單”企業,采取一年內限制從事招標活動、取消享受財政補貼資格、提高貸款利率等措施,力求戳到“痛點”,全方位提高失信和違法成本。與此同時,督促相關部門單位認真做好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推動以案為鑒、以案示警、以案促改,實現“三不”一體推進。